理论研究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学习研究 >> 理论研究
靡之者甚众,天下何以不危——历史学家视界下的中国古代反贪腐史
来源:检察日报   发布于:2014/12/18 12:04:34   点击:

秦汉时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们鉴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,从各个不同方面对腐败现象及其危害都有着深刻的认识,这些思想成果丰富、认识深刻,其中贾谊对于浮靡世风的危害性的认识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。

  著名的思想家、政治家贾谊撰著《新书》(即《贾子》),对秦汉之际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。《新书》今存十卷五十八篇(其中《问孝》、《礼容语上》两篇有目无文),内容十分丰富。值得我们注意的是,贾谊以深沉的忧患意识对浮靡世风及其危害有了深刻认识。《新书·俗激》批评汉初开始出现的奢靡之风,正是这种奢靡之风蛀蚀了人们的心灵,在物欲的驱使下,人异化为物质的奴隶,追名逐利,置道德和法律于不顾,严重损害了社会经济。

  贾谊在《新书·瑰玮》中指出:社会风气的浮侈倾向败坏人心,令人对道德和法律失去最基本的敬畏,其结果是政治昏浊、世风败坏、社会失序,最终危及国家。《新书·无蓄》指出:“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众,天下之势,何以不危?”

  抵制和遏止浮侈风气的泛滥,最重要的是确立和维护国民经济的“本”,即劝课农耕。这就是贾谊《新书·瑰玮》中所说的“以本予民”。重民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仁爱民众,不仅要有仁爱民众之心,也要有仁爱民众之举。只有统治者仁民爱物,腐败的现象才可以相对减少,腐败的程度才会有所降低,并从内心自觉的方面起到防范腐败的作用。

  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下,统治者的权力缺乏有效约束。在政治体制暂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,要抵制和防止政治腐败,可行的途径之一就是从观念层面倡导德治,反对贪暴,使为政清廉成为社会推崇的价值观念。

  自先秦以来,以德治国就是我国重要的政治理念,以德政反对暴政苛政,以德政为基础倡行廉政也是国人的政治理想,在一定意义上说,以德治国是廉政思想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。

  刘向在继承前代德治思想的基础上,对统治者为官理政提出了新的要求。刘向《说苑》卷五《贵德》中借吴起与魏武侯关于为政以德的讨论,来阐明国家兴亡与德的关系。刘向指出:“夫人臣犹贵仁,况于人主乎?故桀、纣以不仁失天下,汤、武以积德有海土,是以圣王贵德而务行之。”“王者盛其德而远人归,故无忧。”既然德与国家兴亡的关系如此密切,那么统治者应修身积德,节欲除贪。

  刘向对于春秋时期晋国的叔鱼之贪、雍子之贿、邢侯之暴,极为厌恶。在刘向看来,上之所好,下必行之,“天子好利则诸侯贪,诸侯贪则大夫鄙,大夫鄙则庶人盗。上之变下,犹风之靡草也”。统治者好利的结果是臣民自上而下的贪、鄙、盗。贪利纵欲有百害而无一利,应坚决杜绝。所以人君应该“明贵德而贱利,以道下”。以上见《说苑》卷五《贵德》。也就是说,统治者应作出表率,弃贪尚廉,这样才能树立起全社会崇尚道德、清正廉明的风气。

  董仲舒认为以德治国必先治官。他针对汉初以来出现的种种时弊进行了深刻揭露和批评,在《贤良对策》中他揭露那些“身宠而载高位,家温而食厚禄”的官僚贵族“因乘富贵之资力,以与民争利于下”。他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吏治不力。郡守、县令的职责本来就是理政安民,但如果这些地方官吏贪得无厌、暴虐百姓,以德治国只能是一句空话。

  董仲舒认为,政治清明的关键在于选官举人,这是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的大问题。如果奸佞当道,官皆贪墨,那么就必然导致政治腐败、国家乱危的局面。如果知贤而不用,也会产生主卑国危的严重后果。

  汉初以来,由于对官吏考核没有真正落到实处,出现了“廉士久失职,贪夫长利”(《汉书》卷五《景帝纪》)的局面。他提出了加强官吏考核、堵塞贪官污吏的进身之路的官吏考核措施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东汉中期以来,外戚、宦官擅权,吏治腐败,察举不实,选贡非贤,考绩制度名存实废,政治日益腐败。王符、仲长统、左雄等思想家对此十分忧虑,他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反对腐败、倡行廉政的思想主张。

江苏帝伊律师事务所 版权所有   苏ICP备13054741号
Copyright © 2013-2014 jsdylaw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  技术支持:徐州金网
今日访问 次 昨日访问 次 本月访问 次 全部访问

在线客服

在线咨询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